![]() |
Home Page | Issue 192 Table of Contents |
Contact Us | Publisher | Feedback | Subscription |
头页 | 本期目彔 | 联絡 | 出版社 | 迴响 | 订阅 | |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1 導向月刊 第192期(8/2001) 第23-25页 |
/娃柔
冬梅都坐三望四了,尚无对象,让晓玉挂心焦急,常在女儿耳边唠叨,弄得冬梅心烦。冬梅在计算机公司上班,母亲同住后,她常加班,早出晚归,减少与母亲的冲突。
虽然冬梅在母亲的心目中有许多改变,但她孝心依旧。为了带母亲外出散心,这次在春光明媚之时,安排母女二人搭乘豪华游轮做为期八天七夜的东加勒比海之旅。这艘二年新的超级游轮重四万七千吨,载了一千五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加上船上服务人员,总共超过两千人,游轮由佛州的码头起程。
在旅游前,晓玉千方百计地安排了以前在台北女同事的单身儿子周彼得、由美中前来同游。她在上船后才透露这个消息,惹得冬梅一肚子的气。晓玉心中盘算,就是冬梅与彼得看不对眼、彼此不来电,游轮上还有不少单身男士,若是冬梅能遇到合适的对象,也不虚此行。
晓玉怕晕船,在耳后贴了止晕贴剂,临睡前又吃了安眠药,仍思前想后,辗转难眠。夜深,她才进入梦境。
第二天在餐厅里,冬梅见到了周彼得。身材修长的彼得,白净斯文,温文有礼,并不让人讨厌。只是冬梅对母亲瞒她,在度假时安排相亲之事,十分反感,言谈间非常地不自在。
用餐时,晓玉母女巧遇以前在台北的老邻居方太太及女儿艾云。她乡遇故知,又是相遇在游轮上,多么难得,两对母女异常惊喜。
谈话中,晓玉得知方太太在两年前痛失老伴后,移民来美,在纽约巿与单身的艾云同住。艾云小冬梅两岁,在纽约巿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早餐后,晓玉与方太太到岛上观光,冬梅、艾云、彼得与其它四十多位男女老幼搭乘小艇去近海潜水,游客中有十岁的小孩,也有六十多岁的银发退休长者。
加勒比海的海水晶莹剔透,冬梅由清澈透明的海水望至约二十呎深的海底,成群活泼耀眼的小鱼在粉色的珊瑚礁及摆动的绿色水草间穿梭悠游,七彩亮丽的大鱼也列队而过,海底的世界奇幻绮丽。冬梅见到一对老夫妇携手齐游,不时透过蛙镜相视而笑,多么温馨。
上岸后,冬梅、艾云与彼得靠在躺椅上小憩,才认识的美国青年乔治也加入行列。凉风拂面,湛蓝的海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波波海浪涌向沙滩;异国风情,如诗如画,冬梅竟睡着了。
在游轮上,每日除了正式的三餐,游客在正餐之间可享用非正式的甲板自助早、午餐、午夜餐,凌晨点心等美食。每天晚餐的内容都不同,以美、中、法、加勒比海等国的食物为特色,当晚侍者特地穿富有各地风味的服装。
在船上的第三晚是法国之夜,餐厅供应海鲜、鹅肝酱等法式美食。冬梅点了综合海鲜,虾仁、干贝等海鲜烹煮得鲜嫩可口。主食加上饭前生菜沙拉,饭后甜点,饮料,美食当前,冬梅吃得过饱;想起一位女同事坐了趟游轮后,体重增加了十磅,她提醒自己不要过食。
豪华亮丽的餐厅里,铺着桌布的圆桌中间有盆缤纷的鲜花,杯盘晶莹,刀叉闪亮。衣冠楚楚的游客依西式礼仪就坐,两对母女、彼得、乔治及两对美国夫妇同座,饭后大家啜饮咖啡、热茶,聊得十分愉快。
个性爽朗的乔治,谈吐幽默,有他在座,笑声不断。乔治坐在冬梅旁边,对她照顾有加。只见他比手划脚,且说且演,惹得冬梅开怀大笑,彼得与艾云也有说有笑,晓玉看在眼里,暗自着急。晚餐后,两对母女及彼得、乔治观赏了歌舞表演,夜深才回舱房。
憋了一晚的闷气,一进门晓玉就一吐为快:「你是怎么回事?我费了好大的劲替你安排了彼得,你却和乔治有说有笑的,我可不想有个洋女婿,话都说不通。」
「妈,你想到那儿去了,乔治比我小十几岁,我根本不可能嫁给他。他爱说笑话,让人开心,度假就是要轻松愉快。都是你多事,要安排彼得见面...... 」。
「甚么,你还怪我多事,本来要介绍给你的,现在彼得倒看上了艾云。」晓玉越说越气,言调提高。
「这种事怎能强求?彼得看上艾云有甚么不好?也算妳撮合了一件好事。」
女儿的话似火上浇油,晓玉更加生气: 「你看人家艾云懂得打扮,身材也保持得好。不像你,粗枝大叶的,买给你的洋装也不穿,吃东西又没节制...... 。」
冬梅知道母亲的脾气,她在气头上说个没完了。从冬梅小学三年级邻座的小男生喜欢她、中学时对门的张三哥暗恋她,到大学时有不少男生追她,怎么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一路数算过来。
面对母亲的责怪,冬梅竭力忍耐,只是气在心头,如果回嘴与母亲吵开了,那剩下的假期也砸锅了。盥洗后,在母亲的数落声中,冬梅倦极而睡。
次日午后,冬梅与艾云坐在甲板上乘凉,边啜冷饮边谈儿时趣事。游轮在蓝天碧海中缓缓前行,两位母亲坐在甲板的另一边,观海景,话家常。
正巧乔治经过,开心地坐在冬梅身旁,加入交谈。谈笑间,冬梅忽然看见母亲站在乔治身边,出其不意地开口想要用英语说:「对不住。」但她的前几个音发得较轻,听起来成了英语的「亲我」。
乔治碧眼圆瞪,一头雾水地望晓玉。冬梅无地自容地匆匆告辞,返回舱房。晓玉一路跟着女儿,入室开口就骂:
「你这是甚么态度?这么心高气傲,太不象样了,完全不把我这个做娘的放在眼里!」
「为甚么你要多管闲事?我又不是小孩子,你还要处处都管。」冬梅觉得委曲。
「还嫌我多管闲事,也不想想你的婚事多让我操心...... 」。
「我一个人活得逍遥自在,用不着操心。从小爸爸疼姊姊,你爱弟弟,他们都不听你的,你只会管我,念书为你念,做事为你做,连交朋友都为你交。我大学的男朋友还不是因为你不钟意而没交成。现在我要为自己活,再也不要受妳的控制...... 」。室外的敲门声打断了冬梅的申述,原来是方太太母女前来相劝。
晓玉一见到老邻居,悲从中来: 「方太太,你来评评理,自从冬梅的父亲过世后,我含辛茹苦地把这三个孩子拉拔长大,现在他们翅膀硬了,反过来教训我,说我控制她,呜...... 呜...... 好心没好报,呜...... 」。
「张太太,快别哭了,出来度假,可要开开心心的,童言无忌,别把那些话放在心上。再说,母女连心,有话慢慢说,好好沟通...... 」方太太在一旁劝慰,递来纸巾。
「冬梅,你就少说几句,先到我们的舱房里歇歇。」冬梅与艾云相偕离去。
女儿离开后,晓玉经过方太太开导,起伏的心境逐渐平静。这几天她与老邻居相处,讶异方太太的改变。她记得以前方太太脾气急躁,嗓门又大,发脾气时常波及左邻右舍。
「这么多年不见,你改变了许多,以前火气好大,现在却心平气和。」晓玉有感而发。 「我以前常怨天尤人,觉得别人都亏欠了我,人人见我就躲。两年前到纽约后,跟着艾云去教会,信仰改变了我的生命,活得积极,还到医院去当义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生活大有盼望。」方太太喜乐的神采让晓玉羡慕,她接受建议,要学习对儿女们「放手」,返回加州后要去教会,也要担任义工。
艾云在另一舱房劝着冬梅: 「冬梅,我很了解妳的心情,以前我妈生气时,我就走开,她气消了,也就没事了。」
「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把心里的话对我妈说,说出来后,心中轻松多了。」
「两年前,我爸突然就走了,老年人时日不多,我现在十分珍惜与我妈相处的时光。」艾云感叹着。
「这些年来,我妈一个人撑着这个家,可真不容易。她有许多的压力,常自卑自怜,又没有安全感。现在她和我姊姊及弟弟的家人都处不好,我再不对她好,她就没人可靠了。现在可能她的气也消了,艾云,你陪我去向我道歉,好吗?」冬梅一向心软,刚才看到母亲哭泣,心中十分难过。
冬梅想到后天还有潜水活动,她要游说母亲和方妈妈一块参加。连不会游泳的洋老太太都会潜水,她们一定学得会的。到时两对母女携手同游,多么逍遥!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