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四)
讀書何用?
/蘇緋雲
「孩子讀書不能專心」,這是另一個頭痛問題。
當你細心觀察你孩子的時候,你可能發現你的孩子並不是對甚麼
事情都不專心。你會發現,對他有興趣的事情,他可以很專心的。
因此,讀書不專心可能是因為他對讀書沒興趣。如果是因為沒有
興趣的話,那我們可以研究一下為甚麼。
可能是因為他讀的東西不能引起他的興趣,可能是太難或太容
易。也可能他看不出讀書有甚麼用處。那麼,到底讀書何用呢?小的時候,
幫助他發現讀書帶來的樂趣,比如,和孩子一起讀故事,讀的時候,主要是
讀故事的內容,不是要讀懂每一個單字。不懂的字可以從上下文猜出來,盡
量少用字典,因為太多停頓會減少興趣。如果你懂得的字,你就告訴他,或
是替他填充進去,儘量讓他享受故事的情節,如果有一、兩個字一直出現,
而猜不出它的意思,那可以在某一時節停下來查字典。在查字典之前你們倆
可試試猜猜,把查字典變成一個遊戲。兩個人都猜錯了,還可以哈哈大笑一
場。如果孩子猜的相近的話,還可以稱讚鼓勵他,讓他樂於看書,不怕猜。
有些父母要孩子背單字,那是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這樣學的效果不是很好。
一來,單字很難記,二來,記了也不知道怎麼用,三來,類似的字有微妙的
不同處,只有在句中文中才體會得到。所以,多看書是最重要的學習法,看
多了自然懂。小孩子發現看書等於看故事,就覺得看書有用。
大一點的孩子幫助他發現看書不但有好故事,也有很多有用的資
訊。比如,學到怎樣修理東西,製造模型,其他地方的風俗等。要去某處旅
遊之前,先取得旅遊的資料,和孩子一同研究商量。這樣,旅遊之前已經享
受旅遊的樂趣,又學習當地的歷史地理氣候等。拿了地圖一同商量如何去,
不知不覺叫孩子發現看書真有用。
利用日常生活所遇見的事物。比如,家裡有人傷風,就去找有關
傷風的資料來看;有人過敏,就看這方面的資料。看書自然成為生活的一部
份,與日常生活分不開了。
我們為人父母的要常常看書,一方面才有新的東西與孩子交流,
一方面才能保持青春的心態,不至變成老態龍鐘,建立不必要的代溝。孩子
在學校讀甚麼,我們也當知道。教科書的內容也要稍微知道。比如,我們的
孩子進了一間教會學校,但是當我看她的生物課本時,發現全部是用進化論
的論調來處理生物學。因為我看了她的書,我才去找她的老師,請教他選用
這課本的緣由和目的。他解釋說因為找不到又便宜又好的生物學課本是不用
進化論為治學原則的,所以只好用這種以進化論為架構的課本。但是,他說,
他教的時候會不照進化論教,我知道了之後,就介紹書本給他,訂「創造」
雜誌贈送給他。因為我看了孩子的課本,我不但可以為自己的孩子求得益處,
也可以影響老師;老師又可能影響更多人。
日前,有位父親問我:「聽說這區的學校不好?」
父母很留意學區好不好。但是,有沒有先定義「好」和「不好」
呢?我以前住的地區,那裡的學區是全州「最好」的。那是甚麼意思呢?原
來每年有一些的「標準測驗」,這學區總是名列前茅。這是「好」的定義。但
是,如果我告訴你,「這學區的學生是著名用名牌貨」,彼此比較誰的零用錢
最多,最著名是看不起人家,「壓低」人家,中學生有百分之八十用「毒品」。
請告訴我,這學區「好」嗎?
讀書何用?
我小的時候,有一位長者,常常告訴我們「要學做人」。當時他
沒有具體的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我聽了一竅不通,不知道他在講甚麼,只認
為那是老人家的抽象話,跟年青人無關,也沒有問他那是甚麼意思,不過因
為他常常講,這句話就烙印在記憶裡。現在想起,才知道這長者的智慧。原
來我們「是人」,因此要「學做人」。讀書不是獨立一件事,單讀書沒用;就
像只背「單字」而不會用字一樣,是沒有用的。「讀書」要和「做人」連在一
起── 所學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