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 靈泉
從舊約到新約
/吳恩溥
我們所讀的聖經,分為舊約及新約兩部份:舊約39卷,新約27卷,合
計66卷。但要知道,天主教除了這卷外,還加上「多比傳」,「猶滴傳」,
「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巴錄書」以及「馬加比傳」,上下卷
共七卷,還有「以斯帖補編」,「但以理補篇」,這些不列入基督教的正典
裡面;因此有人稱它們為「次經」,「副經」,以至「偽經」等名稱。倘若
方便,把它讀讀,總是「開卷有益」。
新約分為福音書四卷,歷史一卷(使徒行傳),書信卷,預言一卷(啟
示錄)。
有人因為舊約的「舊」字,以為「舊」代表舊東西,舊社會,舊觀念,
舊時代,陳舊的東西,今天不合用。這樣想就錯誤。舊約的「舊」字,與新
約的「新」字乃代表兩個不同的時代。聖經最先用「舊約」一詞乃是保羅(林
後三14),最先用「新約」,一是先知耶利米(耶卅一31),那是指上主
要與猶大家另立新約;一是主耶穌,祂宣告要用祂的血立新約(路廿20)。
兩者並不相同。換句話說:舊約指著西乃山的兩塊石版,代表律法;新約指
著加略山上的十字架,代表恩典。(參加四21-31,約一17)律法像房屋的
地基,恩典像房屋上面的建築物。律法的一點一畫,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太五17-20),因為上帝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詩一一九89)。
馬太福音簡介
馬太福音作者為使徒馬太。馬太又名利未(可二14,路五27),原是
一個稅吏,後來被主選召為使徒,在十二使徒之列(太十3)。
馬太福音特別為猶太人而寫,目的在證明主耶穌就是那應許的彌賽亞。
因為是為猶太人而寫,因此本書共次引用舊約作證明。
本書著作日期約為主後六七十年之間。
主耶穌升天後,馬太最初在巴勒斯坦猶太人中傳道,後到外邦,最後為
主殉道。
耶穌基督降生(一章)
耶穌的族譜(1-17) 猶太人十分注重族譜,他們喜歡追蹤歷史,
看看是否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意即蒙上帝應許的子孫),特別是君王的族譜,
一點不能馬虎。
主耶穌的族譜,第一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第二是大衛的子孫。
歷史清清楚楚,證明主耶穌是蒙應許的子孫,就是那要來的彌賽亞。
在族譜中,十分希奇地提及四位壞女人,第一位是淫婦他瑪氏(創卅八
16-30);第二位是妓女喇合氏(書二1);第三位是外邦人路得氏(得一
4);第四位是淫婦拔示巴(撒下十一章);聖經特別把這幾位婦人列在主
耶穌的族譜裡面。猶太人常常誇口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高人一等,看不
起外邦人,現在把他們的族譜攤開出來,讓他們看清楚原來他們一樣是罪人,
污穢的,邪惡的子孫。另外一方面看見上帝的兒子,甘願捨棄天上的榮耀,
屈尊生在罪人之中,祂的犧牲是何等徹底,祂的愛是何等希奇。
在族譜中分為三段,每段14代,可是當我們小心追查時,就發覺第八
節跟歷代志上三章11-12 節比較起來,漏去了「亞哈謝,約阿施,亞瑪謝」
三代(亞撒利雅即烏西亞,見王下十五1,13)。解經家認為這因為約蘭娶
了亞哈和耶洗別的女兒,亞哈敬拜偶像,與神為敵;約蘭也敬拜偶像,干犯
上帝,因此他們的子孫三代被上帝除名。
還有第11節「約西亞生耶哥尼雅」比較歷代志上三章15-16節,漏去
了「約雅敬」的名字,可能約雅敬是埃及法老所立的王,所以在王的譜系中
被除名。
主耶穌降生(18-25) 本段提到主耶穌降生,不但應驗了先知以賽
亞的預言,「必有童女生子」(賽七14);並且也成就了伊甸園裡上帝的計
劃「女人的後裔」(創三15,加四4)。
主耶穌為甚麼要藉著「童女」所生?為甚麼要成為「女人」的後裔?原
來在亞當裡的眾人,都被圈在罪裡面(羅五12,加三22);主耶穌由聖靈
懷了孕,成了「末後的亞當」(林前十五45-47),也就是說成了另一個新
的源頭,叫信的人不再在亞當裡,而是在基督裡。
本段讀見約瑟從頭到尾,他沒有說話,他面臨天大事,他只是想......
考慮......聽主的話......遵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