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的話
耶穌的目光
/總編輯
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彼得三次不認主後,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
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主自己在危急之中,還記掛祂的門徒。祂的耳朵,在那嘈雜的兵丁聲中,
仍傾聽彼得說的話。雞叫了,主轉過身來,對著彼得的方向,越過那擠塞的
人群,遠遠地看著他。這道目光是如此犀利,彼得不僅感受到了,而且直刺
入他的心,使他悔恨痛哭。
照說,彼得第一次否認主以後,就應該發覺自己的失敗,而注意一下自
己的言行。誰知他變本加利,到第三次的否認,居然發咒起誓了。這時候,
他已經掉入深坑,雞叫的聲音哪聽得見?唯有主耶穌慈愛的目光,能引領他
回頭。
主應該用嚴厲的眼神來責備他:你說就是同我下監,同我受死,也是甘
心;怎麼現在你眼睜睜地看著我被抓,就不敢認我了?
主可以用譏誚的眼色告訴他:我不是早跟你說過,今日雞叫以先,你要
三次說不認得我嗎?你就是不把我的話放在心上。現在你相信了吧!可恥不
可恥?
主已經很累了,整夜沒睡,又經過這樣重大的打擊;但祂沒有用疲倦的
眼光向彼得乞憐:看我這樣受辱受苦,你不難過嗎?你一向以門徒中的大哥
自居,現在還不趕快去招集那十個門徒,商量對策?至少也去找到那賣我的
猶大,痛打他一頓,替我出出氣吧!
假如彼得讀出主的目光,是以上這些的話,他不會出去痛哭。唯有愛的
眼睛發出來的愛的目光,能使人感動,自責、傷心、悔改。
聖經上常提到「神的眼目遍察全地」,許多人因而不敢犯罪,這原是好
的。等到讀到「神說,我必定睛在你身上」就更加害怕了;以為神是專門找
人錯,挑人毛病的。而人這麼軟弱,這麼容易犯罪,於是時時刻刻活在恐懼
戰兢之中,得不到喜樂和平安。
請想到神慈愛的那一面。祂定睛看你,為的是保護你,照顧你;就像保
姆看著一個兩歲的孩子一樣。兩歲的孩子,甚麼都不懂,卻又喜歡亂跑。保
姆一分鐘都不能疏忽他,一不看住,他就出岔子了。神時刻看顧我們,就是
這樣,使我們不致跌倒,免受危險。
願你時時感受到神的目光,在祂的愛中一無所慮,在祂的光中一無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