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Page | Issue 184 Table of Contents |
Contact Us | Publisher | Feedback | Subscription |
头页 | 本期目彔 | 联絡 | 出版社 | 迴响 | 订阅 | |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84期(12/2000) 第24页 |
/傅三川
「重活真我」是救世军华人堂本届的青年营主题。内容的设计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去共同探讨及重寻一个「真」实的自我。讨论范围包括:重寻旧我的本相、重塑自我的形象、重活真我的角色、重建你我的关系。
「重活真我」这个题目的背后已含隐着一个假设,就是在现实的生活里,许多人其实是过着一个带上面具的日子。更可悲的是,有人竟然一直不察觉自己脸上的面具,并错以为那就是自己与生俱来的「庐山真面目」。
面具本身的用途是为了遮掩和隐藏本来的样貌,而以另一个替身出现,达到鱼目混珠的果效。这种带面具的做法,有人除了认为是一个「社交礼仪」的要求之外(如:「你好吗?」的问候句子,其实,这未必是当事人的真心话),很多时候却是为了害怕暴露个人的弱点,因而受到攻击、伤害和损失。亦有许多人错把面具当作装饰,以为因此可以增添个人的魅力或优点。
另一方面,有人会用「扮演角色」一词来形容不同的自我表现,但这却会容易成为另一类的「面具」,因它要求当事人在不同的角色上必须配带不同的面具。然而,我认为,「扮演角色」只不过是职责与身份上的界别而已。在任何的角色中,真我仍可存在,亦可在该角色中真情流露。例如,我真的是我女儿的父亲,也真的是我妻子的丈夫,而不是在「扮演」着一个做父亲或丈夫的角色。若只是在「扮演」的话,我不过在「逢场作戏」,对家庭、妻子、女儿根本没有爱。
若要「活出真我」,便必须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以往的过失,学习接纳个人各样的「不足」。如:身体上的缺陷、复杂的家庭背景、低浅的学历、甚至是肤色种族的分别等。换句话说,「活出真我」就是要去认识及肯定自我的价值。
圣经说:人的价值「不在乎家道丰富」,因为这个「价值」不是人能够以外添的附加品去美化,而是一种「内置」的恩典。其实,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其独特性的价值,因为,人的被造原本是照着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是有着荣耀非凡的价值与身份。
然而,要保持及活出真我可真不简单,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真我」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塑造。「真我」的活出与个人的自我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个人形象的优劣,又往往会受到家庭成长背景的影响。我观察到现在有许多为人父母的,仍然是缺乏对子女做出称赞,理由是恐怕孩子会给赞坏了,甚至变得骄傲起来。因此,孩子做对的事没有得到父母的欣赏和鼓励,而对他们所犯的过错,却是加以责备,甚至施以惩罚。父母在培养及肯定孩子自我形象的事情上,委实要负起重大的责任。
其实,父母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帮助孩子活出真我,试试多使用一些简易的句子:「谢谢你!」、「对不起!」、「我欣赏你!」,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是:「我爱你!」。千万要避免说:「爸妈如此做是为你好的。」因这并非鼓励,而是一种压力。孩子最需要获得的乃是父母的接纳与肯定,而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身体接触,就是最佳的凭据。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从别人口中听到:「我爱你!」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