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二則
/娃柔
老當益壯
美國新罕布夏州九十歲的老祖母桃樂絲,由於不滿金錢腐化及現有的政治
體制,於去年一月一日由加州的巴沙迪納出發,徒步橫貫美國,以促使美國人
支持競選財務之改革。
雖然桃樂絲罹患關節炎、肺氣腫,在家人與朋友的協助下,她每天背著背
包,戴寬邊帽,帶著電腦網路網址上路;清晨五點出發,每天走十至十二哩路,
到午夜才休息。
沿途桃樂絲靠善心人士提供飲食及過夜之處。一年多來,有時獨行無伴,
她數自己的腳步,用手指頭算已走過的哩程。邊走邊朗頌已故詩人弗洛斯特的
詩,或想起結婚六十二載,在七年前過世的老伴。
桃樂絲於二零零零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大批小丑、社運人士及互相推擠的
電視攝影記者之包圍下,步行進入華府地區。她頭上載著離開加州以來的第四
頂帽子,卻上穿第四雙布鞋,因著背部的關節炎而彎腰駝背。
次日桃樂絲站在華府國會山莊的台階上,以濃重的新英格蘭口音說:「現
在是政治獻金改革與新的參議員出頭的時候了。」
九十歲的曾祖母桃樂絲,徒步橫貫美國三千二百哩。她因著人生有目的,
所以活得意氣風發、格外起勁。人生七十才開始,退休長者仍有二、三十年的
時光可以多加利用。
搖呼拉圈
報載台北十位九十歲的老爺爺是搖呼拉圈的高手,每天搖一小時的呼拉圈
一千下,已搖了十年。他用的呼拉圈,是在水電行訂製的,重達數公斤的超大
型呼拉圈,圈內裝有彈珠,搖起來會有響聲。
老爺爺搖呼拉圈時,扭腰擺臂、手舞足蹈,加上擠眉弄眼,模樣逗趣可愛。
開朗的心及運動習慣讓他身體硬朗,他每天在老人院幫忙打鈴及排放餐盤。
高雄巿第一屆木棉花媽媽的頒獎晚會上,在前十名木棉花媽媽中,年齡最
大的已七十一歲。她在參選前的一個月,每天搖兩千下呼拉圈,身材窈窕,讓
人看不出已經是兒孫成群的阿媽。
我返台時也常搖呼拉圈,是那種粗重的呼拉圈,搖起來比較費力。返美後
仍持續這種習慣,除了在車房慢跑五百步,還加上搖呼拉圈五百下,有時搖一
千下。
搖呼拉圈時,方法用對了,只要輕搖身體就可讓呼拉圈隨著一定的韻律運
轉自如。一些生手搖呼拉圈的姿勢千奇百怪,精彩的表演讓旁觀者哈哈大笑。
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搖呼拉圈,據一位復健科醫生指出,有不少下背痛患
者,病情突然惡化,細問之下,發現患者把搖呼拉圈當作復健運動。
搖呼拉圈,看起來輕鬆,但做運動時,腹肌、背肌及腰部兩旁的旋轉肌都
在搖動中同時收縮,不適合於下背痛、肌肉拉傷、脊椎病及骨質疏鬆的患者。
呼拉圈搖了一陣子,似乎我的腰圍縮減一些。呼拉圈隨時、隨處可搖,是
一項十分便利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