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ome Page | Issue 180 Table of Contents |
Contact Us | Publisher | Feedback | Subscription |
| 头页 | 本期目彔 | 联絡 | 出版社 | 迴响 | 订阅 | |
|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80期(8/2000) 第30页 |
||||||
/杨东川
前两次到埃及的时候,由于圣地十日朝圣完毕以后未免有「反高潮」的心理障碍,加上西乃这一站,人烟荒芜,到处岩石嶙峋,除了山下的历史古迹圣凯瑟琳修道院,聊作点缀之外,其实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我们一行于教宗保禄二世来访的前一天到达,有一点捷足先登的快感。整个西乃半岛按圣经的称呼,有四个旷野:靠近地中海而偏西的书珥的旷野;东边连接以色列地的寻的旷野;半岛的中部为巴兰的旷野,而南部则属汛的旷野。
前两次在西乃山下的旅舍打尖的印象都不太好,如今新建者「摩根兰村」(Morganland Village)的旅馆,设备平平,聊备一格,信心旅客多为一夜的过客,忍耐一下不方便就过去了。
往埃及的路上,苏伊士运河是必经之地,此地为连接亚非二洲的桥梁,为埃及的国库赚来许多外快,曾经因埃及收归而引起战争。在回程的非洲河段得以极目远眺。只见蔚蓝的河水衬上白色的天空,特别美丽出色,可惜河畔有些游客留下的垃圾无人打理,未免唐突西子,大煞风景。
尼罗河孕育了埃及的文明,但河畔的开罗直到公元九六九年方才崭露头角,成为埃及的首都和伊斯兰教的中心。如果没有先做家课,遇到连珠炮似的导游从上埃及到下埃及一路下来,古王朝(2700B.C.)、中王朝(2060B.C.)、及新王朝(1580B.C.)的历史尽管如数家珍,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会有满头雾水──「雾煞煞」的感觉。不过若把这些朝代拿捏得好,以后到埃及博物馆内管他是兰塞(Romses)第一到第九,或是塔王(King Tutankhamon)阿曼王,无不手到擒来,豁然开朗。
作为基督徒来到埃及不免有为信仰「寻根」的冲动,可惜限于时空无法遍踏全埃及,只有首先从书上下手,根据传说古埃及神塞特(Seth)曾杀其弟欧细里斯(Dsiris),很像圣经中该稳杀弟亚伯的故事。亚伯兰曾到此一游,与法老打过交道,几乎赔了夫人又折兵,只不知该法老是那一位?(创十二10-20)以后那位充作二房的使女(创十六1)和将来的媳妇都是埃及人(创廿一21)。他的孙子雅各与曾孙约瑟等几乎都与埃及的法老结了不解之缘(创卅七28-五十26)。最令基督徒魂系梦萦的是一直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查明在「出埃及记」与摩西演对手戏的那位法老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惜埃及人对此讳英如深,也许是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缘故,上至约瑟的后台老板,不知是否那位首建金字塔的惹塞(Zoser)?下至摩西的对手则很有可能是雄才大略的兰塞第二。可惜对于这些公案,请教了专业的导游都以「不知道」而搪塞过去。
上述古埃及的文化中心不在开罗,而是在其22公里外的孟斐斯(Memphis),这是上下埃及统一王国古王朝时期的首都,如今除了供人凭吊的几尊大石像之外已成一片废墟,这可应验耶利米的话说:「住在埃及的民哪,......因为挪弗(孟斐斯)必成为荒场,且被烧毁,无人居住」(四六19)。只是属于另一王朝的兰塞第二的巨像为何移山倒海到了这里来?又成了另一不可解之谜。
有关中王朝最有名的盛事就是阿孟尼法王(Amon-Emphat)的文治武功,他不仅是该王朝的「始皇帝」,创造了「阿曼」(Amon)的神明崇拜,又是影响箴言的「阿曼尼法教训」的作者(至少该书以他的名字问世)。
到了新王朝的埃及国都已迁到提伯(Thebes),今名为拉索(Luxor)。阿曼王朝战争绵延,由盛而衰,多由祭司掌权。其中有一名年青国王塔王,九岁登基,十八岁就猝逝,其陵寝包括金碧辉煌的三副棺木及其中的金银财宝,在一九二二年被考古学家肯特(Howard Carter)经过六年挖掘发现,成为轰动世界的要闻,其金棺为纯金二百五十镑,连同一些「兵马俑」、皇冠曾在纽约博物馆展览,喧腾一时。塔王死后,埃及成为战国时代,最后被兰塞一世统一,其二世即为脍炙人口的「兰塞大帝」,以后八传到兰塞九世,还不是正如以西结的预言:「我必在埃及中使火着起......挪(Thebrs)必被攻破,挪弗(孟斐斯)白日见仇敌」(卅16)。
埃及的金字塔名列「世界七奇」的第一,现存有八十八座,我们看到的就是下榻旅馆吉萨(Giza)附近的三大样板─吉奥普(cheops)、克弗兰(Chephrew)、和密克林(Micerinus)三座,后者尚连接有三座「皇后」金字塔,但其规模格局都已是小巫见大巫了。
吉奥普金字塔350米处,象征着人的智能加上狮子的勇猛之混合体,立在金字塔前附近成为守护神。据说此石像原来好几世纪被风沙烟没,直到土拖默四世(Tutmose IV)被前王托梦,才命人将现身只五尺高的石像继续挖掘,方才让它重建天日,恢复今天的规模,这又是古人「释放天使」的另一杰作,其鼻孔被削平一方面由于风化使然,另一方面据说是马密禄人(Mamelukes)曾以之为打靶的目标有以致之。
提笔至此,想到西洋史家所列的「七奇」除埃及金字塔之外尚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穆斯林的陵墓、亚底米的神庙,罗得岛的巨像,奥林匹克的宙斯雕像,以及亚力山大历亚的法老像。单单埃及就囊括首尾两项。若不是因为黄沙扑面,石狮蒙尘,说不定还要加上一项人面狮身像哩!不过,是又怎样,想当年这些盛极一时的皇皇巨构,俱往矣!已成废墟一团,而今安在哉?「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传一4)。历史让人向往,历史让人谦卑,历史又让人缅怀文化的根源,造物的主宰!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