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ssue 180
Table of Contents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Subscription
头页 本期目彔 联絡 出版社 迴响 订阅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80期(8/2000) 第20页

卫生漫谈

漫谈小儿遗尿问题

/罗星照

  小儿遗尿是个常见病。父母为此到处寻医问药,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这使父母厌烦和困扰,真伤透了脑筋!

  小儿遗尿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A、精神心理因素,约占60%,这些小孩遗尿是由于各种情绪变化而引起的。在白天生活中,他们幼小心灵因承受重大的精神压力,并反映到他们夜里潜意识活动的梦中,以尿床作为一种抗议。据精神科医师观察和分析发现,遗尿小孩有如下6种精神心理类型:

  (1)不受关心型。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孩子自由散漫。据统计,遗尿小儿大部分来自贫穷家庭,父母没时间去关心孩子。

  (2)反抗型。由于父母认为遗尿是孩子的坏习惯,对孩子责备过度,孩子受不了,逐渐在夜里潜意识活动的梦中,以遗尿来表示反抗。

  (3)兴奋型。小孩兴奋容易引起尿意。这是动作本性,没有甚么可责怪的。例如:白天孩子听到明天要去旅游消息,他们非常兴奋。入夜,孩子怀着兴奋的心情去睡觉,自然就容易遗尿了。

  (4)沮丧型。当孩子感到孤单、不安或受挫折时,例如: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或者最近父母因忙而疏远了他,或受到某种委屈等,使他潜意识中感到沮丧,到了夜里就会遗尿。

  (5)恐惧型。孩子白天受了很大惊恐或不能忍受的刺激。例如:看到别人打架或父母争吵殴打,夜里就会遗尿。

  (6)紧张型。这多见于好胜的女孩。例如:经常在各方面和同学或兄弟姐妹争论。每天在患得患失中使她潜意识紧张,夜里就容易遗尿。

  医治以上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尿,首先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他们精神上所受的压力,然后加以安慰和鼓励,以此逐渐缓解孩子潜意识中的病态,最后达到纠正遗尿目的。最忌讳的是父母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事与愿违,遗尿愈益频繁。

  B、器官发育成熟较迟因素,约占20%。所谓器官发育成熟较迟,是指器官无明显质性病变,又找不到甚么心理压力或精神上的不平衡。这样的小孩,我们只要加以耐心和爱心的开导,遗尿自会改善。

  现就控制小便的器官生理成熟程度来说,可分为:

  (1)膀胱容量。如果要整夜不排尿,膀胱容量要达到300毫升以上。正常小孩4-5岁已达到这个容量,但有的小孩9-10岁才达到这个标准。

  (2)排尿次数,正常小孩4-5岁就能控制一天排尿5-6次;而遗尿小孩每天排尿达9-10次之多。

  (3)脑神经成熟程度。有的小孩成熟较迟,反应迟钝,行动懒散,睡时昏昏沉沉,很难叫醒。以上这类「功能性遗尿」10岁后会自愈。因在团体生活中,遗尿会使他自感羞愧而得到控制。

  C、器官有器质性病变,约占10%。其中可分为: (1) 泌尿系统疾病。最多见的是尿路感染。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因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巨大输尿管或尿路结石引起的梗阻;其次是输尿管开口导住;再者是男孩的后尿道异膜,以及包皮龟头发炎引起的梗阻;女孩多为肾亏肾炎刺激膀胱、尿道,导致尿频和遗尿。

  单纯性尿路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而泌尿器官畸形引起的尿路梗阻或发炎须用手术治疗,一旦尿路通畅就不会遗尿了。

  (2) 神经性膀胱。这是控制膀胱的神经系统有病变。如大脑有问题,需作脑电图检查。少数小孩可发现因局灶性癫痫引起的遗尿,这须服药治疗。但大部分小孩是因先天性脊髓畸形(如:脊柱裂、脑膜膨出或脑膜脊髓膨出)导致遗尿的。这些小孩需作尿路动力学检查。一旦确诊就要以药物或膀胱训练来治疗。因神经缺陷导致尿失禁的小孩,目前有用人工括约肌植入术来治疗。

  D、夜间内分泌素分泌异常,约占10%。如抗利尿素分泌减少或前列腺素E2分泌增多等,可用药物治疗。

  由于遗尿病因很多,对于一个遗尿小孩,要按一定步骤来处理,不可一味羞辱、处罚,因为那是最不好的办法,结果适得其反。下面介绍几个处理方法。

  (1) 如果小孩子未经过训练,开始要每天耐心训练他,叫他逐渐延长排尿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达到推迟排尿时间。另外,小孩睡前几小时要限制饮水。入睡后,要规定时间叫醒起来小便,使孩子养成膀胱一有尿意就要醒来小便的良好习惯。

  (2) 要深入细致地解除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不平衡。

  (3) 如果是器官发育成熟较慢,反射作用迟钝,可在裤上联接配有直流电的报尿器,一有尿液流出即叫醒孩子醒来排尿。

  (4) 有些药物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剂,如丙咪、利他林、匹莫林,以及前列线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还有中药、针炙、耳压等疗法都可治疗小儿遗尿,但需医生指导。

  (5) 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要及早治疗。需要服药的要长期规则服药;需手术治疗的要早期手术,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