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ssue 180
Table of Contents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Subscription
头页 本期目彔 联絡 出版社 迴响 订阅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80期(8/2000) 第2页

往下扎根 向上结果

/蔡永常

(经文:赛卅七31.西二6-7)

  植物生长的特性是:往下扎根,向上结果,使栽种它的人喜悦;基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过程也当如此。在天上的父神,是喜悦我们天天向祂呈献丰硕果子的。

  当我们看见一棵树木的时候,通常只会注意到它的树干、枝叶和果实,少有人注意到它的根部。树根虽然埋藏在地土里,但我们千万别忽略它,因它是顶重要的。

  植物学家告诉我们,树木的根部承受力量是非常强的,不管树木多高大,即或一尺至三四百尺高,树身全部的重量都是由树根承担的。

  根的生命力非常强,不怕恶劣的环境,即使在悬崖峭壁的高山上,在干旱缺水之地,它都能适应裕如,甚至它能把刚硬的岩山裂开,伸展在裂缝罅隙当中。

  树根长有无数根须,能汲取大量水份,它能吸收比它本身所需要的多一千倍水份,因此在河堤的两岸,我们常见栽种大树,目的乃防止洪水泛滥。树根对树身功用非常重大,保罗藉此在圣经里教导我们,「要在祂里面生根建造。」西二6-7。基督徒当如何往下扎根?扎根生活须具备甚么条件?

一、往下扎根

1)清理场地

  我在建道神学院念神学期间,每周下午有两节体育课。学期初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出,他不能做剧烈运动,因为他的心脏有些毛病。老师问他除了运动之外,他能作甚么呢?他说他喜欢园艺栽植,老师告诉他,当其它同学运动的时候,他就去栽种植物吧。

  某天,不知他从那里弄来了好几株木瓜幼苗,上体育课的时候,他就忙着他的工作了。他选定了男宿舍旁的一块草地,砍树、除草、搬走碎石,忙过不亦乐乎。稍后又在地上挖了数个小洞,除去瓦砾,又在洞里烧些干草作肥料,最后才把木瓜幼苗栽在洞穴里;此后他常常加水浇肥。春去秋来,过了一年多,木瓜树已长成了,树上长满了大的小的果子,每当发现发黄成熟的木瓜,他总叫我帮忙爬上树顶采摘果子。

  马太福音十三章1-9节,耶稣讲了一个撒种的比喻,有一个人把种子撒出,但分别落在四种不同的场地,产生四种不同的效果:有的种子撒在土浅的石头上,虽然发苗最快,但土既不深,日头出来一晒,就枯干了。

  解经家告诉我们,「石头」代表人心中的罪,有些人信主多年,未见长进,不能为主结果子,从来未领一人信耶稣,原因是甚么呢?原来在他的心田里,仍堆塞了不少石头─罪,诸如分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等罪过(林后十二20),若不除去这些石头,福音的种子岂能在我们心田里发苗长大呢?

2)殷勤施肥

  植物生长的条件需有足够的肥料,农夫决不能随便耕耘,一曝十寒便冀望有好的收成,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也需要按时供给,正如人要天天吃饭。信徒灵命的增长同样需要「肥料」︱圣经、神的话语、属天之粮。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六35)。一个灵命长进的人,他必定是一个勤读圣经,爱慕神话语的人。

  戴德生牧师在他六十八岁生日时作见证说:「在我过去四十年传道的日子里,我每年都把圣经从头到尾读完一遍。」神所使用的老仆人,尚且天天研读圣经,爱慕神的话语,请问我们信主多年,读过圣经多少遍呢?

  中国著名传道人王戴博士要求自己非常严格,他有一句座右铭:「清早起来,未读圣经,不进早餐。」他看神的话语比肉身的食物更为重要。

  一本书名叫《钟玛莉的圣经》,书中描述有一个小女孩,她很爱慕神的话语,希望得到一本圣经。但当时印刷术尚未普及,圣经出版少且价钱昂贵,于是她决定做工:扫地、养鸡......辛勤工作了一段日子后,她赚得足够的金钱,还须跑一段很远的路,到邻镇的教堂,购买仅余的一本圣经,从此她天天专心阅读神的话。今天,我们只需付出少量金钱,就可以轻易地得到圣经,但我们有否爱慕它?熟读它?抑或把圣经长年放在书架上作装饰,或索性束于高阁铺尘蒙灰?

  我在印尼传道的时候,当地政府严禁中文书籍入口,中文圣经圣诗也不例外。那里有三百多万华侨,信徒想得着一本圣经谈何容易,他们只能等待出国外游的机会,才能随身携带一本圣经进口。当信徒得着一本圣经时,便如获至宝。我们到底爱慕神的话语有多少呢?

3)属天的供应

  树木生长不但需要肥料,更需要属天的供应:阳光、空气和雨露。这些东西不能靠人手获得,它是属于神的,是神眷顾人类,天天免费供给我们的。基督徒灵命的增长,不能单靠一己的努力,我们需要从天上来的供应,支取的方法是借着祈祷。神是万福之源,祂乐意向世人施恩,今天我们有甚么需要,可以到祂面前祈求,因为祂应许我们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十八19);「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十一10)。

  祷告要恒切,不可灰心的,祈求是人的责任,施福是神的事情。我们不可怀疑神没有听我们的祷告,神乃按着祂的时间办事,祂永不误事,也不耽延,更要为未信主的家人祷告。

  建道神学院一位老师她作见证说,她曾迫切为信佛迷信的母亲祷告,历十七年之久,神最终应允她的祷告,使她母亲蒙恩归主。

4)患难的磨炼

  树木常受狂风暴雨的袭击乃意料中事。有一首歌有如下的描述:「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但神却应许我们生活有力,作工得息。」

  神是我们的坚固台,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每当风雨的季节,树身摇动,枝叶折断;但有一件奇异的事情,植物学家告诉我们,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非在春和景明,非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乃是在狂风暴雨的季节中,因为狂风摇动树干,把地下的泥土摇松,树根就能加速生长;因丰富雨水的滋润,使叶子长得更青翠茂盛。

  同样,基督徒有时也会遭遇患难、挫折和逆境,这些景况若临到我们,反能加添我们对神专一依靠的信心。十架不会重过主的恩典,患难的背后是神施恩福的开始。 保罗说得对,「受患难原是美事。」(腓四14),「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罗五3)

二、向上结果

  植物既有了稳固的根基,即能迅速向上生长,并且多结果子,使主人欢喜;基督徒生活最终目的乃是多结果子荣耀神。到底我们为主结些甚么果子呢?

(1) 结出悔改的果子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三8)。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首要结出悔改的果子。

  「悔改」是打开天国永生门的钥匙,「悔改」的原文意义有「心思的改变」,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内里气质的改变;从前我们贪爱世界,放纵肉体的情欲,如今却为响往天国的福气而儆醒自守;从前我们反对耶稣,抗拒救恩,现今却要顺从圣灵的引导,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

  有两个人上圣殿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另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爱站在众人当中在十字街头,自言自语的祷告,自以为义,跨跃自己,论断别人,他的祷告不为神喜悦;但那罪人税吏却远远的站在一角,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神垂听了税吏忧伤痛悔心灵的祷告。 (2)结出平安的果子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十二11)。经历过神管教的人,就能结出平安的果子。

  约伯是一位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好人,仍需经历神的管教。在一日之间,他的十个儿女因塌屋全都压死了;他众多的羊群、牛群、骆驼群、母驴,以及所有的财物和仆婢,全被敌人掳走了;他满身生疮,坐在炉灰中叹息,用瓦片刮身体;朋友远离他,挚友都误会他,妻子也讥笑他,当时的约伯真是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啊。

  然而,在他心中仍存有一点点的罪─自以为义,他曾埋怨神说:「我至死必不以自己为不正,我持定我的义,我心必不责备我。」(伯廿七5,6)单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罪,神仍施管教,及至他醒悟过来,彻底认罪悔改,结果神把他从苦境中转回,把他从前所失去的,加倍偿还给他。

  箴言作者有话说:「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箴十三18)

  今天,人人愿意接受平安,不愿意接受管教;大家喜欢听恭维的说话,不喜欢责备之言。但圣经明训:凡经过管教的,就能结出平安的果子。 (3)结出圣灵的果子

  加拉太书五22-23「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果子」一词原文是单数,意即果子以九种形态出现,实归于一──仁爱,有仁爱就有喜乐,有仁爱就有和平,有仁爱就有忍耐......,保罗也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十三13),基督教教义的总纲就是「爱」。

  一九一二年,一艘号称世上最大的邮船─「不沉的方舟」─铁达尼号建造完成,满载二千二百零七名搭客,由英国首航前往美国的纽约。它既誉为「不沉的方舟」,救生的设施并不备足。岂料启航后,一个漆黑的晚上,在大西洋误碰冰山。当时建造该船的工程师亦在船上,经他详细的检查后,他失望的告诉船长,船舱损毁严重,不久船将下沉。由于船上人多而逃生设备不足,登时秩序大乱。其中一位乘客约翰.侯伯牧师(Rev. John Harper),正应美国芝加哥慕迪教会的邀请,到那里布道。他眼见这紧急情况,就呼吁全船的基督徒到甲板集合。

  当时有几十位基督徒陆续前来,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侯伯牧师庄严的宣告说:「弟兄姊妹们,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已相信了耶稣,有了永生的盼望,不用惧怕;不过,船上还有不少未信的人,他们还未得救,若此刻失去生命,必永远沉沦灭亡,倘若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争用逃生设备,让未信者有更多人获救,以后他们仍有机会听闻福音,相信耶稣得永生。」那一群基督徒听后,大受感动,产生了一致的响应,他们继续手牵手,一同唱着圣诗「近乎我主」,最后一同随船葬身于冰冷的海洋中。

  这一轰动全球的沉船事件,造成一千五百零二人死亡,仅有七百零五人获救。那些获救的人到了美国之后,不少因亲眼目睹沉船上那一群基督徒舍己救人的见证,深受感动,相信了耶稣,更到处为主作见证。这一群得救的人,都是因「爱心」而结出来的果子。

  (作者为香港洪水桥灵粮堂牧师)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