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神的話
/胡怡
(一)聖經是神的話(提後三16,彼後一24)
神創造人,直接跟人有交通來往。但是從亞當,夏娃犯罪後,人就與神
脫離直接的秉鰜Y。人類開始有苦難,內心有痛苦。他們就尋找神,神就藉
著不同時代的人,跟他們講話,默示他們。根據莫根(C. Morgan)在《全
聖經解說》一書中(An Exposition of the whole Bible)的分類,聖經有
六十六卷(舊約卅九,新約廿七)。從頭到尾共經歷一千五百年,經四十多
人寫成。書雖然這樣劃分,只要留心閱讀,就會發現它們彼此的組合不單是
同性質的,而且組與組之間,有一種極強的聯繫 ── 它們所強調的都是同
一的主題,從中我們看到神奇妙的安排。越仔細閱讀,我們會越相信它們是
真神指引人類的永恆道路。
舊約三十九卷中,前面十七卷談論國家歷史,中間五卷談論個人內心經
驗智慧,後面十七卷是先知書。五卷討論個人內心經歷的詩歌剛好放在中間,
屬於舊約聖經的心臟地帶。根據巴西特.西爾多(Sildow Baxter)在《聖
經研究》(已由楊牧谷及吳主光譯成中文)一書中所寫,舊約聖經作者超過
三十多人,成書時間超過二千多年,在不同的地方寫成。針對不同的對象,
為不同的目的而寫。舊約聖經作者寫書時,從未想到他們的作品會被收入聖
經之內。一代一代過去,它們終於構成這本紛紜卻是極其統一的舊約聖經。
我們不能不承認在聖經作者的心中,一定有一個超然的安排,而這安排一直
管轄著這些作品的心思和筆桿,因此我們說聖經來自神!
(二)舊約講人的需要,新約講神的供應。
(也有聖經老師說舊約是根,新約是果實。新舊約是一體的,是不可分開的,
稍後將加以解釋。)先看舊約談論人的需要:
(1)需要一位祭司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
記(以上為摩西五經)中,人需要一位「中保」,因他們發現自己犯了罪,
與神隔離。除非有一位祭司、中保,他們自己無法達到神。
(2)人需要有先知 ── 從屬智慧的約伯記、箴言、傳道書中,從屬
敬拜的詩篇、雅歌中,從屬預言的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但以理
書、和十二小先知書中,以色列人因無知,需要神的教導。
(三)新約講論神的供應:
(1)主自己 ── 從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中,神的信息將賜給世人。
主自己作榜樣,讓我們去學習、跟隨祂的腳步。
(2)主的教訓 ── 從使徒書信中,我們可看到主的不同教訓。
(3)主的勝利 ── 從啟示錄中,我們看到它預言主的再度來臨,將
在地上設立一個榮耀的國度。
(四)奇妙的拱門:
新約聖經由五卷歷史書作根基,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從這根基上豎立兩
根柱子:九封教會書信是一條,九封寫給希伯來信徒的書信構成另外一條。
把這兩根柱子聯在一起就是四封教牧書信。整個廿七卷書信,形成了引往基
督教會的「真理之門」。基督教一切超卓的「真理」盡在在其中。從新約的
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聖經是引往得救道路上永遠蒙福的拱門。
(五)舊約的預言:
舊約裡驚人的預言,尤其是帶有預定性的預言是我們無法否認的。在以
賽亞和其他先知書中,彌賽亞的預言就像由小溪變成泛濫的江河一樣,到了
差不多成熟的階段。不過在瑪拉基書中,我們發現許多強大的帝國都已經傾
覆,許多觀察家都死亡,許多世紀都已過去,彌賽亞仍然還沒來到。瑪拉基
是最後的一位先知,他說:「看哪!祂快來了!」然後他就神祕地隱藏在歷
史垂幕後面了(瑪三1)。我們不得不感到舊約是一部尚未應驗的預言書。
舊約聖經中,有組織的,歷史的、哲理的、預言的音信,但是只合成一部「沒
有解釋的祭禮」,「沒有達到目標」,「沒有實現的願望」,「沒有應驗的
預言」的書籍!
新約的耶穌是舊約祭禮,歷史、哲理、預言的應驗。舊約說祂要來,四
福音書我們看到祂來了,顯現於世人眼中。舊約造成大家對彌賽亞的盼望,
並為祂的來臨預備道路,舊約是希伯來人的歷史,主要記載著各時代各種事
蹟。整個舊約中瀰漫著對一位未來偉大人物的期望和預言,這位偉大人物將
要統治世界,並且在世界上完成一項偉大而奇妙的工作。祂在降生之前很久
已被稱為「彌賽亞」。祂的來臨預言構成了舊約中「彌賽亞預言金線」,這
條金線穿過舊約的每一卷書,若把它們聯繫起來,就可形成一個令人驚奇的
諧和整體。在舊約的開始,我們看出神建立希伯來王國的目的是要藉之賜福
給世界。以後彌賽亞的影子開始出現於預言之中,希伯來王國藉祂才能完成
使列國得福的使命。起初,彌賽亞被稱為「細羅」(創四十九10),將要從
猶大支派中興起,統治列國。後來被稱為「星」(民廿四17-19),執掌政
權。後來又被稱為「像摩西的先知」(申十八15-19),神藉之向人說話。
再後又被稱為「君王」,自大衛家中興起。又被命名為「苗」,「枝」(民
廿四19,賽二2),「受膏者」(詩篇四十五),「奇妙全能的神,永在的
父,和平的君王」!
舊約對彌賽亞的預言與預表約有五十多處,這些預言都是在耶穌降生之
前數百年寫的,其詳細小節令人驚異,好像是一位親眼見過耶穌一生的人所
寫。耶穌生平的縮影,在祂降生以前許多世紀,已經被各時代的先知分工繪
成,除了神在其中計劃引導外,還能有甚麼更合理完美的解釋呢?新舊約是
一體不可分的,在此更得到有力的證明!
(六)很遺憾的是猶太人大部份只相信舊約,仍然等待著彌賽亞,猶太
人所失為外邦人所得(羅十一7)。
我們這些外邦人在讀經時得注意下列事項:
(1) 聖經中的經文研習得以它當時的環境為背景,我們得注意「誰」
說了這些話。聖經是神的話,不過有時神的話中包括了一些人說的話。馬可
福音第九章5節引用了彼得的錯誤建議,因此不可把這錯誤建議看成神的
話。事實上神在馬可第九章7-8節曾糾正此錯誤。
(2) 對「誰」神說這些話?路加福音第一章-節中,天使的告白只對瑪
利亞而言。羅馬書第十二章是對在羅馬居住的基督徒所說的。以弗所書第五
章22節到第六章9節全部經文是對丈夫、妻子、子女、父親、僕人和主人
所說的。
(3) 經文是否為其他人所寫,除了最初所牽連的?對馬利亞的話,其
他人則不一定可應用了。羅馬書第十二章則對其他地方的基督徒同樣有效。
以弗所書中在前一段所提章節,也是為其他基督徒家庭,僱工、僱主所寫。
(4) 經文是否可應用於有限的時期中?還是在特別的情況之下?還是
是全世界可應用的?保羅曾在提摩太前書第五章23節中寫下:「再不要照
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這是個很好的例子。除非此人也常患胃病像提
摩太一樣,我們得小心察看背景,才引用經文。
(七)希伯來書中已告訴我們現代基督徒是「新約」的遵守者。
新約已代替了舊約(耶三十一31-34)。所以我們應知道甚麼是「新約」!
使徒行傳第十五章1-29節有很詳細的說明,可以做我們參考,是個好例子。
舊約可以協助我們對新約的了解,因此對舊約的研讀是必要的。不過我
們得記住希伯來書中第八章7-13節中所提到的「新約」,現代基督徒是活
在「新約」下。舊約「摩西律法」會漸漸地消失,誠如希伯來書第八章13
節記載,割禮、偶像、不道德的性行為、扼殺牲畜、流血全都是現代基督徒
該避免的,新約有很清楚的交待,值得「現代基督徒」了解及遵行。
(八) 基督徒的二十二誡。
除此之外,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11-28節,我們可以看到「二十二誡」。
麥加博士(Dr. McGee)在他的聖經無線電台講座中,稱之為「基督徒二十二誡」,
是現代基督徒應注意的:互相勸慰。互相建立。敬重勞苦工作者。用愛心尊重
他們。彼此和睦。警戒不守規矩者。勉勵灰心者。扶助軟弱者。對眾人有耐心。
謹慎。不以惡報惡。追求良善。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勿消滅聖靈
感動。勿藐視先知講論。凡事察驗。持守善美的事。禁戒惡事。為其他職工祈禱
及問候他們。把信件轉達其他同工兄弟。
保羅真正提出了非常實用的建議 ── 為「現代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