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ing of Steering Home Page Index of Steering Monthly Index of June 2000 Issue Contact Us Publisher Feedback
頭頁 閱讀《導向》月刊:目錄 第178期目錄 聯絡 出版社 迴響
Steering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Overseas Evangelical Mission, Copyright 2000
導向月刊 第178期(6/2000) 第33頁

父愛

/鄭博琴

  有一個自稱傷心男孩的同學,抱怨說自小就生長在一個不知道甚麼是父
愛的家庭裡。家裡所需的一切都是靠母親辛辛苦苦賣菜所賺的錢,來支持著
整個家庭的開銷。父親從不曾照顧家庭的需要,只顧在外頭同一班酒肉朋友
喝酒,回到家後就向母親討錢,甚至打罵母親與他,以致他從小到大都非常
的憎恨父親的作為,父子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冷淡,有如陌生人一般。

  然而,隨著年齡的長大,父親又一天比一天的衰弱,使到他開始懷疑自
己以往如此對待父親是否是錯誤的作法。因此,在心裡掙扎不停,不知該嘗
試去接近,原諒父親呢?還是讓它維持現狀?

  讀完他的信後,很為他的處境感到傷心。不過有一點非常值得欣慰的是,
他還是個非常孝順父母親的孩子,至少在他內心裡頭還會重新衡量,評估自
己往日所作的一切。

  無可否認,我們每一個人一出世,對自己所成長的家庭沒有選擇的餘地,
是好是壞,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改變的。但是,除了接受之外,還有最重要
的一點就是:自己本身從家庭中學習到甚麼功課?通常在缺乏溫暖中長大的
孩子,總會比其他同年齡的孩子較為成熟,因為一切的酸甜苦辣,他都親身
體驗過。這對於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是一種最佳的磨練,特別是在處事待人
方面,他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不必等到踏出社會後,才因為承受不了種種壓
力以致叫苦連天;聖經上也同樣指出:「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
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相信這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另一點能學習到的,就是自己既然已深深體會到造成家庭沒有溫暖的原
因,那麼,就更應該「切記」,到將來組織家庭時,千萬別踏上父親同樣的
道路。該嘗試去創造一個更美滿,更溫馨的家庭與生活,這樣才不枉費自己
以往所受到的委曲。凡事應該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既然不能改變眼前的事實,
何不讓這環境來幫助自己學習更深一層的功課呢?

  至於父親方面,請不要以太偏激或論斷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父親,畢竟,
親情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或取代的,而父母親也只有那麼一對;我相信一個
人不會無原無故的去做一件對家人不利的事的,而自己是否曾嘗試心平氣和
的靜下來為父親想一想或了解另一面的他,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他經常喝
酒。是工作壓力麼?是心靈空虛,自暴自棄,受朋友影響,還是他有心要改
過,只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鼓勵,或純粹是個人的嗜好罷了......等。若
有時間,請好好的去了解他,或與他談談(至少弄個明白),不要等到失去
他時,才來後悔當初沒有好好的去珍惜他!

  馬太福音七章12節說道:「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
人。」相信自己若能先進一步,嘗試與父親交談,就等於自己已開始建搭「溝
通」的橋樑。當然,那也是在為自己建立起「自信心」的第一步。所謂「有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往後的日子當中一定會在主的帶領下,
從黑暗中看見明亮的曙光的。

 

小提醒

文章中有些字在某些中文閱讀軟體系統中無法顯示出來,原版文章已用 PDF 檔案發表在本網站中,請點選「原版文章」,即可找到。


ADVERTISEMENT 廣告


《導向》月刊    Web Site: www.steering.org    Web Master: George Chu, Ph.D., DPM